首页

伊莎女王原创

时间:2025-05-25 02:01:16 作者: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浏览量:31577

  中新社郑州9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 韩章云)以“文明交流互鉴·发展共创未来”为主题的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17日下午在河南郑州举办,300余名中外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展开交流研讨。

9月17日,河南郑州,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举行。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摄

  主论坛上,中央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致辞,河南省省长王凯主持。

  胡和平指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举办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也是大力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成果。

  楼阳生表示,河南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加强同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在主论坛主旨发言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表示,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思想信仰,绝大多数都是在黄河流域形成的,说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和魂、主根主脉是有根据的。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视频发言表示,大河文明属于华夏文明,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希望此次论坛能成为一个文明对话的平台,特别是推动世界各大河流域文明之间的对话,通过文明对话,产生对话的文明,为开创文明新形态作出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总结说,此次论坛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纽带,各国学者围绕全球视野下的古代文明研究、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等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推动了世界各大河流域文明的比较研究。

  是次论坛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河南省政府等主办,并设4个分论坛,分别是世界大河文明的多样性与交流互鉴论坛、中华文明与黄河文化传承弘扬论坛、“天地之中”(嵩山)——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论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论坛。(完)

【编辑:田博群】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14国教育行政人员在蓉探讨STEM教育经验

秋意浓,丰收至。重阳节刚过,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进入多彩丰收季。玉米、谷子、黄豆、红薯等农作物渐次成熟,层层梯田有如条条“金带”,缠于山腰之间,空气中散发着庄稼和瓜果的气息。趁着晴好天气,村民赶着毛驴忙着去地里收谷穗、掰玉米。

广西水利部门部署今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作为唯二的“70后”正部级官员,李云泽、阿东除了年龄上的相似,还有诸多共同点。他们都曾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深耕多年,基层经验丰富,履历扎实完备,之后跨领域、跨省锻炼,逐渐成长为正部级官员。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合肥9月4日电 (记者 赵强)“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走进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燃灯社区第四代表小组活动室内,12个大字映入眼帘。一年多来,这里已成为人大代表零距离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

第二届“京津冀协同发展杯”公路自行车邀请赛河北大厂开赛

与此同时,全球新质生产力发展如火如荼,而前沿技术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生命科学已成为21世纪的主导科学,信息科学技术正重塑社会,材料科学技术实现突破性发展,能源科学技术推动人类能源结构转型,空间科学技术上升为国际角逐焦点。

苍鹭“坐”警车前往救助 惊出呆萌“表情包”

作为中世纪“黑暗时代”的产物,西欧的封建农奴制从公元15-16世纪开始废除,随之而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从19世纪30年代初开始,经过多年斗争和一场内战,奴隶制于1865年12月在美国正式被废除。封建农奴制在1861年的俄国、1864年的波兰、1894年的冰岛、1918年的波黑及1923年的阿富汗寿终正寝。但直到1959年,在已经宣告和平解放7年多的中国西藏,这个制度仍然在顽固地坚持着。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